发布时间:2025-07-02
浏览次数:
“球杆,不仅仅是赛场上的兵器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”——KONLLEN创始人Ernie Wu
在2025年春季的菲律宾国家九球锦标赛中,冠军选手James Aranas高举奖杯时,摄影师特写捕捉到他手中的球杆:一根来自中国工厂、但传承自美国手工传统的KONLLEN Nova Pro。
这是一根将东西方工艺、现代技术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球杆。它背后,是一段30余年的品牌传奇,也是一个华裔制杆师对“匠人精神”的国际表达。
1993年,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不起眼的制杆工作室里,华裔移民Ernie Wu与五位志同道合的制杆工匠成立了“Konllen Studio”。他们起初只是为职业选手定制球杆,借助传统手工艺结合欧美结构理念,很快吸引了当地台球圈关注。
“那时候的KONLLEN,没有logo,只有杆尾处刻着编号和‘E.W.’的缩写。”——美国资深收藏家Mike Garrison回忆道。
他们手工打造的定制球杆在欧美市场逐渐获得口碑,被誉为“隐秘的精品”。Ernie始终坚持一句话:“真正的器物,是人和技艺的延伸。”
进入2000年代,Ernie Wu赴中国福建设立生产中心,希望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同时,通过中国制造体系实现更高效率与更广传播。
尤其是碳纤维球杆系列的推出,采用航空级碳编织技术与Pro Taper结构,使KONLLEN在职业赛市场迅速崛起。菲律宾、印尼、越南等地多名国家队球员纷纷签约合作。
“我第一次试打KONLLEN时,击球瞬间像是被引导出去的,不是靠力量,是靠理解。”——菲律宾冠军球手Ronnie Alcano评价道。
正如《周易》云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 KONLLEN以器入道,既做工具,也传理念。
如今,KONLLEN已在美国、意大利、菲律宾、印尼等十余个国家设有经销合作网络,既为职业球员定制器材,也推动本土青训系统发展。
2024年,KONLLEN赞助的“青少年挑战杯”在马尼拉落地时,一位13岁参赛选手用KONLLEN Lite系列杆打出单杆连续清台,场边记者问他感受,他只是说了一句:“这根杆比我大两岁,但它听我的话。”
在这个“比技术也比精神”的时代,KONLLEN的成功并非偶然。它不是“器物堆料”的产物,而是“价值观”的延伸。它告诉世界:中国制造不仅可以是大规模的复制者,也可以是世界级的原创者。
“世界是圆的,但未来的道路,我们正在雕刻。”记者/ Alexander Chen撰稿时间/ 2025年6月25日
现场资料拍摄于2024年菲律宾马尼拉“国家公开赛”与福建厦门KONLLEN工厂展厅
九游体育
198-8873-1678
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兴通路336号6幢12-5
793649742@qq.com
扫码关注我们
Copyright © 2025 九游经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18009159号 sitemap.xml